具體來看,他們驚喜地發(fā)現,將一株人工缺失七個基因的非洲豬瘟弱毒活疫苗用在家豬的身上后,竟然獲得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減毒活疫苗的最大關注點是疫苗種子病毒是否可以在接種動物的復制過程中轉化為強毒株,HLJ/-18-7GD這種早期的活疫苗是通過細胞培養(yǎng)中的連續(xù)傳代或從自然分離得到的弱毒株而開發(fā)的。
評估表明,已刪除了七個基因的一種病毒,即HLJ/18-7GD,已在豬中完全減毒,不能轉化為強毒株,并為豬提供全面保護,使其免受致命的ASFV攻擊。結果表明,肌肉注射后,HLJ/18-7GD病毒僅在豬的某些淋巴結中維持了很短的時間,而在豬的血液或任何其他器官中沒有出現。
這也意味著,HLJ/-18-7GD很可能是一種抗ASFV的安全有效疫苗,有望在控制ASFV的傳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研究團隊還證明,該疫苗株可在SPF豬原代骨髓細胞高效培養(yǎng),一頭健康仔豬的原代細胞能制備出至少20萬頭份的疫苗,完全具備大規(guī)模生產條件。
論文中透露,中國的生豬產量占全球生豬總數的50%以上;但是,中國有超過99%的養(yǎng)豬場是小型養(yǎng)豬場,每年只生產500頭以下的生豬,而且這些養(yǎng)豬場通常沒有生物安全措施。由于沒有疫苗,恢復生豬生產不太可能成功。(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