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難境地
就在這時,馬關琴遇到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以前,昆明市東川區(qū)是深度貧困地區(qū),全國都在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馬關琴得知了東川區(qū)拖布卡鎮(zhèn)一個脫貧攻堅的項目。
馬關琴那個時候在茶花箐的養(yǎng)殖場面臨租期到期,需要重新找場地、建廠房,錢都給女兒看病了,手頭積蓄并不多。自己有養(yǎng)殖技術也有銷售渠道,如果能參與脫貧攻堅項目,重新建廠的資金有了,而且養(yǎng)殖規(guī)模也能一下子擴大10倍?烧煞蛴X得一旦接手了沒做好,不但自己的事業(yè)受損,更難以面對的是數(shù)以萬計的老百姓,堅決反對馬關琴參與脫貧攻堅項目,甚至提出了離婚。
一邊是自己的婚姻,一邊是自己的事業(yè),馬關琴十分為難,不善言辭的她,將心里話都寫成了詩。
孤單彷徨,你說不怕。
落寞無助,你說不怕。
顛沛流離,你說不怕,
身后的路,很深無助很深,
因為有你,人生也很深
猶豫糾結了一個星期馬關琴也沒能做出決定。正發(fā)愁的時候,馬關琴在村子里看見了一位老人,杵著拐棍拿著盆喂雞,很是心酸,看了看老人住的房子還是間破舊的危房。馬關琴決定要參與脫貧攻堅項目,去幫助更多的人。
2016年10月,她在播卡村重新建了雞舍,占地面積68畝,帶308戶農戶養(yǎng)雞,馬關琴免費發(fā)放雞苗,教養(yǎng)殖技術,承諾以45元一公斤的價格回收一年的雞。每到防疫時間,馬關琴就挨家挨戶去村民家里給雞苗注射疫苗。農戶們居住的很分散,每次打疫苗都需要走很遠的路,從白天打到晚上。
2017年,跟著她養(yǎng)殖的農戶擴大到了2768戶,成立云南神沐農業(yè)有限公司。通過政府的對接,馬關琴把土雞賣到單位食堂和上海的超市,一只土雞能賣到208元一只!可是合作社一年下來出欄的土雞,達到了30多萬羽,這些銷售渠道還不能完全消化,馬關琴就想著要趕緊找到其他的銷售渠道。